联系人:挂号跑腿 | 微信:18910579989| 手机号码:18910579989
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黄牛号贩子挂号联系电话—秒出号、亲测真实有效包成功挂号为您提供北京、深圳、上海、广州、广东、南京、四川、天津各大医院的医生挂号,分代挂普通号、专家挂号、加急号等,专家另行细商(价格合理透明)。
专业陪诊服务,可安排接送患者,可为您排队挂号、候诊、陪做检查、取报告(包括离沪后的报告)、拿药等一条龙服务,使您省去诸多麻烦。 省事 省时 省力 省钱 高效为您服务
本网讯(文、图/康复医学科 刘佳;编辑/宣传统战科)64岁赵伯伯向来身体状况不佳,有高血压、冠心病,这次新冠病毒感染后更是雪上加霜,胸闷、气短、咳嗽、咳痰持续一段时间无明显好转后,在儿女的劝说及护送下住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(南山医院)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。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后,但仍存在活动后气促、全身乏力等表现。赵伯伯的女儿忧心不已,以目前赵伯伯的身体状况,怎样才能更好、更快的康复呢?经与主管医生沟通,主管医生介绍可请康复医学科进行会诊介入,针对赵伯伯的功能情况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,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。经会诊后,康复医学科治疗师评估了赵伯伯的肺功能,并且根据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。
首先,治疗师指导赵伯伯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(就是趴着治病),由于赵伯伯无法耐受俯卧位这种体位,治疗师根据其耐受情况变换侧卧及平卧等不同姿势。
其次,治疗师指导赵伯伯进行呼吸训练,主要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。
再者,进行适当强度的有氧训练,以及呼吸操的练习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,赵伯伯病情明显好转,近期已平安顺利出院了。
众所周知,新冠病毒感染对老年人和有众多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其不友好,容易导致肺炎及呼吸困难的发生,那针对此类有老年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得了新冠肺炎怎么办呢?让我们一起了解肺康复知识。
新冠肺炎肺康复常用的技术有俯卧位通气、体位引流、呼吸训练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、胸廓松动运动、有氧训练、呼吸体操等。
一、俯卧位通气治疗
是指利用翻身床、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,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通气。
俯卧位通气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塌陷的肺泡复张,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/血流比例,减少无效腔而增加功能残气量,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,利于分泌物的引流,进而改善氧合和廓清气道、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,减少患者因氧合障碍导致的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。目前,对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、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、重型和危重型病例,建议每天不少于12 小时。俯卧位主要包括以下方式:
1、清醒俯卧位通气
可改善急性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氧合,避免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的使用。适用于所有处于清醒状态且能够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,在呼吸困难时可以进行呼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。
2、镇静镇痛下俯卧位机械通气
适用于有并发症出现及接受治疗时不适的患者,常会同时给予全程的镇痛、镇静、严密监测等处理。
3、改良俯卧位通气:
大侧卧位。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人,如:孕妇、肥胖、腹腔高压、气管切开、头面部损伤等,不方便行常规俯卧位的患者。
也可以找自己舒服的姿势,分次趴,例如:第一步:俯卧位,时间30分钟~2小时(尽可能增加俯卧位时间);第二步:右卧位,倾斜角度大于130°,时间30分钟~2小时;第三步:坐位,时间30分钟~2小时;第四步:左卧位,倾斜角度大于130°,时间30分钟~2小时;第五步:俯卧位,时间30分钟~2小时,(尽可能增加俯卧位时间)。以上体位可循环进行,累了就换个姿势或休息会,但需要尽可能增加俯卧位时间。
二、体位引流
体位引流是是将患者放置在特定体位,通过重力使分泌物从外周气道移到大气道,并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,如拍背、叩击、震颤等,促进痰液排除的方法。
操作方法:将身体置于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,并且尽可能舒适放松,病变部位摆于高处,以利于痰液从高处向低处引流。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行体位引流,如病变在下叶,舌叶或中叶者,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;如病变在于上叶,则取坐位或其他适当姿势,以利于引流。引流过程中,可结合手法叩击等技巧,如有需要,应鼓励患者做深度、急剧地咳嗽。
三、呼吸训练
呼吸训练能提高患者呼吸肌功能、改善肺组织血液代谢、增加气体交换率。主要分为呼吸方式训练和呼吸肌肉锻炼两大类。主要介绍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两种易操作训练。
1、缩唇式呼吸
可延缓呼气的流速,防止气道过早陷闭,有助于肺泡残气的排出,呼气时间的延长也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体外,增加肺的通气和换气。
训练方法:吸气用鼻子,呼气时缩唇轻闭,轻慢地呼出气体。吸气与呼气比例为1:2,目标为1:4。每天2次,每次10分钟。
2、腹式呼吸
能够增加潮气量,减少功能残气量,提高肺泡通气量,降低呼吸功耗,缓解呼吸困难症状,改善肺换气功能。
训练方法:先平静呼吸,然后一手轻放在腹部,一手放在胸部,用鼻吸气,在吸气过程中,腹部手向上抬,胸部手在原处不动,最大限度的把腹部鼓起。呼气时采用缩唇呼吸的方法缓慢呼气,在呼气过程中患者腹部手对腹部进行按压让腹部缩回,呼吸频率保持在 6~8 次/分。每天2次,每次10分钟。也可让患者膝立仰卧位,上腹部放一沙袋,进行抗阻呼吸训练。
四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
是一组特定的呼吸训练方法,属于呼吸训练中气道廓清技术的一种常用方法。它通过打开气道,使肺泡充分扩张,增加气道内的空气震动,帮助患者痰液排出。该技术由呼吸控制、胸廓扩张运动、用力呼气技术三个关键部分反复循环组成。
训练方法:
呼吸控制阶段:指导患者用放松的方法以正常的潮气量进行呼吸,鼓励肩部及上胸部保持放松,下胸部及腹部主动收缩,以腹式呼吸模式完成呼吸,该阶段持续时间应与患者对放松的需求相适应。
胸廓扩张阶段:强调吸气,指导患者深吸气时尽量扩张胸廓,屏息3 秒,然后被动而轻松的呼气。
用力呼气阶段:为穿插呼吸控制及呵气。呵气是一种快速但不用最大努力的呼气,过程中声门应保持开放。利用呵气技巧进行排痰,代替咳嗽降低呼吸肌做功。
五、胸廓松动训练
胸廓松动训练主要是为了改善胸廓柔韧性和活动性,提高换气效率的肌肉放松训练。包括以下方法:
1、肋间肌松动术
操作方法:患者仰卧位,治疗师一手沿肋下走形放置,张开手指,另一手放在相邻肋骨处固定,在呼气时捻揉,吸气时去除压迫,从下部肋骨到上部肋骨逐一进行伸张,两边同时进行。
2、胸廓松动术
操作方法:患者仰卧位,治疗师一手放在患者肩下,一手放置于骨盆处,使患者上半身向上运动。在呼气时进行,吸气时不限制患者呼吸运动。
六、有氧运动
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。
针对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和遗留功能障碍问题制订有氧运动处方,如步行、骑自行车、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从低强度开始,循序渐进地提高强度和时长,每周3~5次,每次时间20~30 分钟。对于容易疲劳的患者可采取间歇运动形式进行。注意:新冠转阴早期不可剧烈活动,防止心肌损伤。
七、三位一体呼吸操
由立位、坐位、仰卧位三种体位组成的与呼吸相结合的体操,适合不同病情的患者。旨在改善调节人类各系统,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,减轻呼吸困难,提高活动能力,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,提高生活质量,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。
1、卧位呼吸操
操作步骤:
(1)颈部运动:卧位,呼气颈部向上抬起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2)肩胛运动:卧位,呼气耸肩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3)扩胸运动;仰卧,双手枕于耳后,吸气扩胸,呼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4)转体运动:仰卧,呼气躯干向左侧翻转,吸气回位;呼气躯干向右侧翻转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5)开腿运动:仰卧,呼气双腿双腿打开,吸气双腿合并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6)勾脚运动:仰卧,呼气左脚尖勾起,吸气回位;呼气右脚尖勾起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2、坐位呼吸操
操作步骤:
(1)颈部运动:吸气抬头,呼气回位;吸气左转,呼气回位;吸气右转,呼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2)肩胛运动:端坐位,双手叉腰,呼气提肩胛,吸气回位;呼气肩胛外旋,吸气肩胛内旋。共8个循环。
(3)转身运动:端坐位,双手叉腰,呼气身体向左转,吸气回位;呼气身体向右转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4)抬腿运动:抬一侧大腿与小腿呈90°,脚尖绷直,另一侧腿为支点,端坐。呼气抬左腿,吸气回位;呼气抬右腿,吸气回位。共4个循环。脚尖绷直,呼气抬左腿伸直,吸气回位;呼气抬右腿伸直,吸气回位。共4个循环。
(5)勾脚运动:端坐位,呼气左脚尖抬起,吸气回位;呼气右脚尖抬起,吸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3、立位呼吸操
操作步骤:
(1)颈部运动:立位,双手自然下垂。吸气抬头,呼气回位;吸气左转,呼气回位;吸气右转,呼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2)扩胸运动:立位,左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抬高,重叠于胸前,吸气扩胸,呼气回位;右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抬高,重叠于胸前,吸气扩胸,呼气回位。共8个循环。
(3)转身运动:吸气左脚向外跨一步,展开双臂,呼气身体向左旋转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;吸气右脚向外跨一步,展开双臂,呼气身体向右旋转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。共8个循环。
(4)旋腰运动:吸气左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叉腰,呼气旋转臀腰部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;吸气右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叉腰,呼气旋转臀腰部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。共8个循环。
(5)侧屈运动:吸气左脚向外跨一步,左手叉腰,呼气右臂贴耳侧身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;吸气右脚向外跨一步,呼气左臂贴耳侧身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。共8个循环。
(6)蹲起运动:吸气左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抬高,呼气下蹲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;吸气右脚向外跨一步,吸气右脚向外跨一步,双手抬高,呼气下蹲,吸气回位,呼气整理。共8个循环。
(7)原地踏步:节奏和抬腿高度按个人量力而行,最后两个8拍减慢、放松。
八、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
是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,引起膈肌收缩,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并影响机体其他功能。
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简介:
科室合照
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4年,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康复医学主基地、国家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、多家高等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点、深圳市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、深圳市南山区残联残疾人肢体康复技术指导中心,同时也是深圳市“和谐示范岗”和南山区“青年文明号”单位。
目前科室团队正日益壮大,拥有医师11名,治疗师23名。科室发展迅速,2009年评为南山区临床重点专科,2012年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, 2016年评为广东省医院协会颁发的“神经康复一体化先进科室”,2017年依托深圳市医疗系统“三名工程”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(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燕铁斌教授团队),5年专项资助额度1000万元,设立神经康复、骨科康复、神经工程学三个亚专业方向发展,2018年获得深圳市康复医学会“十佳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一、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范围:
1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:脑卒中(脑梗塞和脑出血)、脑外伤、脊髓损伤、脑瘤术后、小儿脑瘫(姿势异常、运动落后)、运动神经元病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、帕金森病、多发性硬化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;
2、周围神经系统疾病:面神经炎(面瘫)、眼面部肌肉痉挛、痉挛性斜颈、四肢周围神经麻痹疼痛等;
3、骨关节系统疾病:颈椎病、颈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肌劳损、肩周炎、脊柱侧弯、骨折及骨关节病损手术后关节功能障碍、关节置换术后、手足外伤、各肌腱断裂损伤术后、肌筋膜炎、骨关节炎、髌骨软化症、强直性脊椎炎、进行性肌萎缩、骨质疏松症等;
4、运动损伤:网球肘、关节扭伤、腱鞘炎、肌肉/韧带/软骨运动后损伤等;
5. 其它:冠心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肺疾病、心脏疾病术后、老年病、肿瘤疾病等。
二、康复医学科的诊疗特色:
1、运动治疗:瘫痪综合训练、下肢机器人训练、Motormed治疗、等速治疗、良肢位的摆放、起立床、减重支持训练、悬吊疗法、步态训练、仪器平衡训练、脊柱侧弯治疗、肺功能训练、呼吸机脱机训练、震动排痰等;
2、物理因子治疗:经颅磁刺激治疗、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、电子生物反馈疗法、脑超声波、神经肌肉电刺激、功能性电刺激、动态干扰电、温热电脉冲、中医定向透药、肢体正负压、低周波、超短波、磁疗、激光、红外线、蜡疗、冷疗等;
3、作业治疗:上肢机器人训练、Motormed治疗、3D打印辅助治疗、虚拟现实治疗、矫形器支具辅具制作、手功能训练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、作业疗法、医疗体操、家居改造等;
4、言语认知吞咽训练:言语障碍及失用训练、构音障碍训练、吞咽障碍训练、认知障碍训练等;
5、康复工程:支具辅具、假肢与矫形器适配与制作等;
6、传统康复:针灸、电针、浮针、靳三针、推拿、手指点穴、推罐、中药熏蒸、敷贴(“三伏灸”、“三九灸”)等;
7、特殊治疗:注射疗法(肉毒毒素-肢体痉挛、面颈部痉挛和疼痛;药物穴位、球后、关节腔、茎乳孔外注射一周围神经病损、关节炎等);
8、精准康复:肌肉骨骼系统、周围神经损伤、慢性疼痛疾患的超声诊断、超声注射治疗、增生疗法、富血小板血浆注射、臭氧注射等。
注:具体的治疗根据康复评定结果按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。
门诊地址: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区医院国诊中心三楼
住院部地址: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住院部四楼康复医学科
康复医学科联系电话:0755-26553111-30488(住院部)22205(门诊)
稿件编号:23015
2023年1月28日
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黄牛挂号:老年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得了新冠肺炎怎么办?肺康复安排起来!就介绍到这里了,省时、省力、便捷!深圳医院挂号代办服务,让您无需排队等候,快速预约专家号源。专业团队、灵活选择、保障权益,让您的就医之路更加轻松愉快。选择我们,选择便捷、高效和贴心的就医体验。
联系人:挂号跑腿 | 微信:18910579989| 手机号码:18910579989